第 75 章 事起

事起

崇仁坊,謝府。

月色掩映的回廊上,溫姝行色匆匆。銀藍的月亮将她的影子映在地上,飄渺的一個,輕得沒有一點重量。

瑩瑩燭火從內室流出,淌了一地。趙嬷嬷迎出來,看見溫姝微微一怔。她瞧了眼溫姝身後的天色,眼中訝然更甚。

“溫娘子?”趙嬷嬷輕聲嗫嚅,眼神落在溫姝手上的食盒,“這暮鼓都快要敲過了,溫娘子來此是為……”

溫姝莞爾,将手裏的食盒交給趙嬷嬷道:“前日聽聞國公夫人身體抱恙,想着秋日寒涼,适宜溫補,臣女府上恰好做了些滋陰溫補的東西,想着送些過來,借花獻佛。”

趙嬷嬷神色微怔,延請溫姝入內。

溫姝步子一頓,對趙嬷嬷道:“我倒把這茬給忘了,前些日子閑來無事,我給謝夫人縫了條冬天用的圍脖,放在馬車裏忘了拿。”她一頓,轉身對緊跟在側的王府仆婦道:“勞煩王嬸去取一下。”

合情合理的要求,那名被喚作王嬸的仆婦卻是一愣,她不悅地往謝夫人所在的裏間掃了一眼,頗為不願地道:“謝府頗大,老奴初來乍到怕是不太能找到路。”

“不礙事,”趙嬷嬷對身後的婢女招手,“你們領王嬸過去。”

婢女應是,錯身行出幾步,才發現王嬸并未跟上來。

王嬸面露遲疑,觑了眼溫姝,見她沒有要幫忙搭腔的意思,只得硬着頭皮道:“老奴不知娘子将那圍脖究竟放在了何處,還得煩請娘子跟老奴去一趟。”

話落,氣氛霎時尴尬起來。

趙嬷嬷雖不知王嬸是專程被安排在溫姝身邊監視的人,但在謝府多年,她也不至于看不懂眼色。但這說到底是王府的家事,趙嬷嬷礙于身份不便參與。

她剛想說算了,可轉身對上溫姝的眼神,趙嬷嬷直覺不對,轉頭對那王嬸斥到,“主子吩咐一句,奴才能頂三句,王府管事若不會管教下人,我倒不介意代勞。”說完也不給王嬸辯駁的機會,兀自領着溫姝進了內間,讓人将她攔在了外面。

僵持不過,王嬸終于跟着謝府的婢女走了。溫姝跟着趙嬷嬷入內,低聲到了句謝。

早已聽聞吵嚷的謝夫人也在這時行了出來,幾日不見溫姝,謝夫人正是高興,卻見溫姝将手中食盒一放,徑直就跪在了謝夫人面前。

“這……溫娘子你……”謝夫人與趙嬷嬷面面相觑,只道:“你這是做什麽?”

不等趙嬷嬷彎身扶她,溫姝望向謝夫人,坦白道:“不敢瞞謝夫人,臣女此番前往确有要事告知,事關臣女和親妹性命,還請無論如何幫我拖延時間,萬不可讓王嬸起疑。”

此話一出,謝夫人和趙嬷嬷又是一愣,兩人快速交換眼色,趙嬷嬷心領神會地帶人守在了門外。

房門合上,偌大的內室安靜下來,溫姝望向眼前這個幼時便相熟的婦人,咬牙将王瑀利用溫二娘威脅,要她打探謝景熙身世的事,告訴了謝夫人。

“喀!”

沉寂的室內乍起一聲驚響,是謝夫人手上一軟,摔了捧着的五蝶捧獸紫銅爐。

“夫人?”門外即刻響起趙嬷嬷的聲音。片刻的功夫,謝夫人空茫的表情褪去,語氣凜冽地對外面吩咐,“把外面的人都遣下去,無論如何,別讓王府的人回來得太快。”

趙嬷嬷得令退下了,直至确認外面的人走遠,謝夫人才低頭盯着跪在身前的溫姝,冷聲質問:“所以你一開始的接近,就是帶着如此的目的?”

溫姝沒有否認,雙手置于身前,對謝夫人叩到,“我與妹妹身不由己,無枝可依,當時選擇實為被逼無奈……”

“那現在呢?”謝夫人聲音更冷,“現在你有了要挾我謝家的把柄,所以來跟我交底談條件?”

溫姝并不否認,只溫聲道:“事關家妹性命,臣女與夫人又多年未見,恕臣女不敢輕易相信夫人……”

謝夫人打斷她,問:“那如今,你又為何覺得我會信你?”

溫姝一怔,眼神随即便暗下去,“因為我爹……”她緩了半晌,複又道:“因為我爹生前,一直為受降城一事愧疚,我雖不知他于其中幫王瑀做過什麽,但我知道自蕭氏覆滅以來,我爹便從未開懷過。他至死都對此郁結,所以才一直沒有告訴任何人謝寺卿的真實身份。”

“你說……什麽?”謝夫人駭然,追問到,“你父親見過顧淮?”

溫姝點頭道:“八年前,謝寺卿只身入京時,王仆射曾讓家父确認過他的身份。”

那一天實則溫姝也在,只是時隔久遠,很多細節她已經記不清了,但她記得那一天是自受降城兵敗以來,父親從未有過的開懷。當時她不懂,只當是故人再見,父親感慨。可如今再看,溫姝才覺察出,那竟是合浦還珠的驚喜。

而父親至死也沒有将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,他的選擇是什麽,顯而易見。

溫姝不想屈服于王瑀,永遠受他控制,更不願背叛父親遺志,與王瑀同流合污,從此為虎作伥。

謝夫人沉默着,內室裏良久的沒了動靜。溫姝心裏沒底,擡頭只見對面端坐的婦人臉上,映出的幾道燭火,飄飄搖搖,像她和妹妹未來的命運。

“夫人,”屋外傳來指節敲擊的“闊闊”聲,趙嬷嬷壓低了聲音,“王嬸已經行至內院的垂花門了。”

溫姝心跳凝滞,拽緊裙擺的指節都泛起青白的顏色。

須臾,她終是聽到對面的人開口道:“明日我會邀你和溫二娘前往東市置辦些冬天要用的衣料,屆時我會安排人手帶你們離開。”

“多謝夫人!”溫姝松了口氣,對謝夫人拜謝,卻被她擺手制止了。

“我既答應幫你,你也得應我一事。”眼前婦人目光凜冽,補充道:“自此離開沣京,再也不要回來。若有食言,為保謝家和顧淮,溫娘子莫怪老身會選擇一勞永逸。”

溫姝神情微凜,片刻柔聲應了句“是”。

*

翌日一早,溫姝按照昨夜與謝夫人的約定,帶了溫二娘出門。

兩人行至府院門口,卻被聞訊而來的王府管事給攔了下來。好在謝夫人親自來了趟王府,對方到底是國公夫人,管事的再橫,也礙着身份,不敢在謝夫人面前過于放肆,最後只得給溫姝和溫二娘放了行。

巳時正刻,各間坊門早已大開。東市作為沣京城裏最熱鬧的坊市,此時正是摩肩接踵、車水馬龍的景象。

既說是買冬衣的料子,謝夫人倒真帶着一行人從坊門逛到了坊尾,錦緞裘皮來者不拒,替溫姝和溫二娘也置辦了好些東西。

這可就苦壞了一路跟着的王嬸和兩個小厮,活脫脫地做了幾人的苦力。等到布料采買得差不多,便到了午間該用膳的時候。

上下來回地搬了好些東西,兩個小厮早已累得力竭,眼看謝夫人又帶着溫家姐妹進了一間裁衣的鋪子,王嬸實在是挨不住,便遣了兩人先去買些水來。

“走了。”

二樓,趙嬷嬷看着兩個小厮走遠,放下竹簾對溫家姐妹道:“我們動作得快點。”

話落,兩個身高體型與溫家姐妹相差無幾的女子行過來,領着兩人去後間換了着裝。

大周雖然開放,但閨閣女子上街依舊需要佩戴冥羅或是帷帽,故而倘若是身形相差無幾的人将衣裝一換,隔着層帷紗,外人幾乎是難以分辨。

幾人迅速換好衣衫,兩名女子随謝夫人去了一樓正堂,拖住王嬸和兩個小厮。臨行前,溫姝依舊領着溫二娘鄭重其事地給謝老夫人磕了兩個頭。

“行了,”謝老夫人揮揮手,匆匆別過臉去,語氣卻很淡然,“快走吧,到時候耽擱了時機,今日這場心血就白費了。”

溫姝點頭應是,跟着趙嬷嬷,從這間鋪子的後門穿過東家的院子,往停在後面偏巷的馬車上去了。

打馬揚鞭,車輪碌碌,簡便的輕車緩慢駛離偏巷,拐過盡頭那個轉角,消失在了視野盡頭。

另一邊,王府。

自溫家姐妹跟謝夫人走後,管事的就總覺心緒不寧。

三日後就是王瑀給溫姝的最後期限,從未親臨過王府的謝夫人,怎得偏生今日就登了門?不知怎的,思及方才溫二娘邁出府門時的那個眼神,管事便越想越覺事情蹊跷。

他不敢耽擱,一邊請家仆往南衙中書省給王瑀報信,一邊親自帶人去搜了溫家姐妹的屋子——金銀細軟、衣物盤纏什麽的都在,看起來确實像只是出門小逛的樣子。

什麽異常都沒發現,管事的只當自己是想多了,轉身要走時卻看見雙開門的妝奁上,一只明晃晃的銅鎖。他倏地記起溫良過世之後,有一方漢白玉的私章是作為遺物由溫姝收藏的。有一回他往這間院子送東西,便見得溫姝是将那塊私章鎖在了這個妝奁裏面。

一股凜然的涼意攀上脊背,管事的心中一緊,幾步上前,抱起那只妝奁一把砸了。

碎裂聲起,木屑四濺飛開。而那只應聲而碎的妝奁空空如也,溫良的私章不見蹤跡。

*

午時過了,明晃晃的日頭升上來,把眼前一切都照得惶然。

東市的裁衣鋪子裏,謝夫人帶着被調了包的婢女故意拖延了些時候,待到估摸着溫家姐妹已經出城,她才領着一衆人姍姍地回了馬車。

此時各間酒樓鋪子正是上客的時候,王嬸提議找個地方先用膳,卻聽謝夫人道:“今日出門的時候,趙嬷嬷專程吩咐廚房燒了菜,現在回去當是恰好。”

王嬸不好反駁,只得撫着快要餓扁的肚子,撇嘴跟上了。

然而兩架馬車一出東市,便見一隊金吾衛走馬列隊,正在街口逐一排查路過的馬車和頭戴帏帽的女子。趙嬷嬷暗覺不對,回身便禀告了馬車裏的謝夫人。

謝夫人見這架勢,只怕是王府那邊已經察覺問題,通報了王瑀。于是她心下一凜,沉聲對車夫吩咐,“掉頭,從勝業坊繞回去。”

車夫得令,揚鞭往勝業坊行去。

待到繞過了東市門口攔查的金吾衛,馬車行至崇仁坊外,先前派去探路的小厮回來,告說崇仁坊的幾道坊門也已經有金吾衛駐守,據說是配合刑部緝查什麽欽犯。

謝夫人心頭微凜,想不到王瑀的動作竟這樣快。

若是往常,她自不必擔心與王瑀對上。可壞就壞在皇上和謝景熙這幾日都不在沣京,若王瑀真有心魚死網破,光憑謝府那幾十號家仆,定是無法與刑部和金吾衛抗衡。

思及此,她瞳眸微緊,凜聲又對車夫吩咐,“去南衙,大理寺。”

既然不能回謝府,那不如把事情攤開來說。她好歹是國公夫人,王瑀就算要為難她,也會顧及着謝國公在朝中的威望。

馬車再次起行,謝夫人閉目靠在車廂的壁板上,心中卻是從未有過的忐忑。

“謝夫人。”

外面響起某人悠緩的聲音。

謝夫人一怔,最怕的事還是發生了。

羅仁甫手持文書立于一衆金吾衛之前,淡笑着朗聲道:“方才京中出了件貴女失蹤的案子,臣持中書省王仆射手書,前來請夫人往刑部配合調查。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