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會兒,天使帶着兩道旨意賜到了白、韓兩家。之前有那消息靈通的,打聽着了太後宣韓家夫人帶着兩個女兒入宮的消息,還當不是皇上要選、就是給哪位皇子相看的,如今旨意一下,衆人心中皆恍然——白大人乃是一方大員,皇上極為看重。想必今年年底回京述職,皇上必有高位以待,如今指婚,便是皇上先予其的好處了吧?
“把她過繼到你名下?”韓家正房之中,韓樸剛接着妻女回家,聽姜氏說的話後就是一愣,頗有些不解的看着姜氏。
姜氏點了點頭,長吐出一口氣來,皺眉低聲道:“老爺不是說,白家進京後,他家二公子似從沒得召陛下親見?雖同五皇子交好,可到底要預備科考之事,并沒如何走動,哪裏就有那賢名叫陛下聞聽?今日在宮裏,太後跟長公主那話……我總覺着有這麽個意思。”
韓樸沉思着,先點了點頭,随即又搖頭道:“就算是有,可要不是……只怕委屈了你……”
姜氏“嗤”的一聲笑了出來,斜着眼睛看着韓樸:“她是個女兒,本就自幼養在我身邊,哪裏就能委屈着了?這孩子又素來聽話懂事,就算沒那個意思,過到我名下,日後給她說起親事來也好聽……只是……萬一要真是……可真是委屈她了,我倒有些不舍……”
韓樸輕嘆一聲,在她肩上拍了拍:“若上頭真有此意,就是再委屈也是不成的。這也是她的命。”忽又想到上頭那幾位,若妻子所焦之事為真,天知道是要入哪一家的門?
——————
大皇子府上,大皇子妃愣愣的聽着下人所報之事,半晌沒出聲。
“主子?”宮女在一邊低聲提醒了一句,大皇子妃才匆匆回神,“哦”了一聲,沖那報信的人道:“下去吧。”
待人走後,眉頭便緊鎖了起來,不住的拿手去扯着手中衣角。
宮女在一邊垂頭,只用眼兒掃着,見那袖子沒一會兒就毛了邊兒,心中輕嘆一聲——又毀了一件,再不能穿了。
直等到了傍晚,大皇子辦差完畢,回到府中。皇子妃在屋中轉着磨,好容易等大皇子進來了,才強笑着迎了這去:“這是怎麽話兒說的,誰知道今天聖上就突然下了這麽一道旨意……”
大皇子神色頓了一頓,略帶不悅道:“聽說那白家同韓家早年間就已經議親了,不過是怕兩邊孩子太小才沒放到明處。父皇今日叫我進去,說這事他也是問過姑母才知道的……不過是個女子罷了,又不是什麽絕色天仙,只可惜了韓家……”
聽到“絕色天仙”四字,大皇子妃臉上難看了二分,忙接過扇子等物,遞給邊兒上的宮女:“韓家還有一個三女兒,跟那個二女兒是同歲……”
“我打聽過了,那是個庶女,不提也罷。再看看其它幾家再說。”大皇子不耐煩的揮了揮手,皺眉斜了大皇子妃一眼,“不必忙了,今天我去東院兒。”
大皇子妃手僵在半空中,還沒等她強擺出個笑臉來,大皇子已經轉身走了出去。
——————
長公主側靠在榻上,宮女拿着布錘,一下下給她敲着腿。
“已經過繼了?”
韓氏的肚子這會兒已變得又圓又大,就跟帶了個圓球兒似的,人也越發富态起來,見問,笑道:“可不是?雖只請了些親朋過去,到底擺了酒呢,媳婦不能吃,只能聞着那味兒,怪饞的。”
長公主笑指着她道:“瞧你饞的這個樣兒?回頭叫你嫂子送幾十壇子過來,仔細你吃多了,叫老二兒還沒進門兒就熏暈在門口呢!”
說笑了一會兒,長公主才又嘆道:“你那嫂子可是個精明人,看看她選的那女婿家裏?再看看這回……話不必說透,她就吃進去八分。”
“若不是您在旁提點着,便是我嫂子也是鬧不清楚的……”說罷,韓氏低聲問道,“這事……可是真的?怎麽覺着不大能夠?”
長公主似笑非笑的看着韓氏:“真的假的,到時不就知道了?不過上頭太後怕是還要再看幾家,你先別露風,只等着吧!”
韓家六月中是極熱鬧的,又是來人,又是笄禮,又是賜婚,又是庶女成正。等韓家的熱鬧事過了,便又到了七月——敬王爺家的嫡女出嫁。
每年到了天熱時,喜慶事就一件接着一件。尤其今年的好日子都湊到了夏日,天就是再熱,也擋不住嫁人娶親的好事情。
雖敬王爺家的這檔子婚事有不少值得人暗中嚼舌頭之處,可到底是一大喜事,又是皇上禦弟家的好事,誰能不往前湊和?
就是韓家,姜氏也早早的就預備上了送去敬王府上的東西,準備到了正日子過去湊趣便是了。
“母親母親,那日怎麽只讓我跟着啊?”韓筌拉扯着姜氏的袖子,搖啊搖。
姜氏摸摸她的頭頂,擡眼看了看兩個大些的女兒,笑道:“因為你二姐姐要繡嫁妝啊。”皇上禦旨一賜,白家把早就預備好的定禮便送了過來。兩家合計了一翻,幹脆把好日子定到了來年的八月——那會兒天氣也涼了,白安珩的仕途到底如何也能定下來了,兩家自能騰出功夫來預備婚事。
且那會兒韓筃也滿了十六,再過門,姜氏好歹也能放心一二。
“可三姐姐為何也不過去?”韓家跟敬王府上交情尋常,韓筌雖愛出門交際,可也知到了那日怕是難玩得痛快的。
“因為你三姐姐要幫着二姐姐啊。”
入宮那一回,姜氏和韓樸的猜測沒跟兩個女兒說。韓筃雖說重活一世,可她跟韓筣到底年輕,又不大知道外頭、朝中的事。還真當這回入宮,是皇上看在兩家父親面上賜婚的意思。
幾人出了姜氏這裏,便去了韓筃的小院兒,傍的不說,既然已經定下親事來了,有些繡活就真該做起來了。給公婆的鞋、給白安珩繡的一些小玩意兒,再加上嫁衣雖不必韓筃自己一針一線的做,到底要繡上幾針才像話。
韓筣雖刺繡尋常,可畫出來的花樣子卻是極新鮮精巧的,拿來做做手帕、衣裳,都好。連姜氏都意外發現,自家二女兒的繡活越發進益了、三女兒的畫兒畫得越發好了。
兩人湊在一處一邊低聲說話聊天,一邊做着活,忙到晌午過後,看看外頭天色,韓筃提議道:“不如去看看姨娘吧?”
自從韓筣正經過到姜氏名下,平日裏便總想着去看看蘇姨娘。可一來同院兒還有個病着的,二來又怕總去讓人知道了不大好。可不去,又深覺不夠安心。韓筃得知後,便時不時的邀着她一同過去,姜氏那裏自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——畢竟,不管怎麽說,再過個一兩年都是要出門子的,這會兒可真真是見一回少一回了。
二人結伴到了西面跨院兒,人還沒進去,就聞着一股子香味兒,二人詫異對視了一眼——這味兒倒像是佛香,可姜氏的小佛堂并不在這附近啊?莫非是哪位姨娘最近信起神佛來了?
進了院子,幾個丫鬟婆子正拿着大掃帚掃地,見了兩位小姐進來,都唬了一大跳,忙停了下來,生怕把灰土濺到二人身上。
匆匆進了蘇姨娘屋裏,蘇姨娘見二人過來了,也吓了一跳,在屋裏轉悠着一時找撣子、又一時要去倒茶。
“外頭這是怎麽了?怎麽這一地的香灰紙灰?”韓筣按着蘇姨娘坐下,不叫她折騰,外頭院子裏那地面,看着倒不像是姨娘住的地方了,反到跟專門做法事人住的院子似的!
蘇姨娘張了張嘴,眼睛不由向韓筃掃了一眼,韓筃知她不敢當着自己的面兒說話,笑站了起來,正要說話,就見韓筣皺眉道:“到底是怎麽回事?姨娘也跟我們說一聲,省得我們回去不知道瞎問,不是更不好?”
蘇姨娘這才忙起了身,嘆着氣先朝院子裏看了一眼,這才低聲沖二人道:“昨天晚上,老爺過來看了看……說是聽說李姨娘病着,要看一眼……”說着,不由得又掃了韓筃一眼,才又道,“進去不過一息功夫,就氣沖沖的出來了,裏頭只見着李姨娘的哭聲……今天早上夫人又請了秋露庵的姑子過來,做了一回法事。”
前幾日已經請過一回了,那一回韓筃她們倒是知道。說是李姨娘怕有些驚着了,請位師父回來給她壓壓心神。沒想到,這才幾日,就又請了一回?且這一回的法事,只怕沒那麽小了。
韓筃韓筣二人面面相觑,韓筣皺着眉頭又問道:“父親去過後她才鬧起來的?!”見蘇姨娘點頭,不知韓筣一下子想到了什麽,臉上神色一變,氣得跺了下腳,轉身就想出去,跟來的秋谷急道:“小姐這是要去哪兒?!”
“我去說說她去!”韓筣皺着眉頭盯着東邊屋子。
屋裏幾人唬了一跳,忙攔的攔,勸的勸,韓筃拉她進去,按到炕上低聲道:“這事哪是你我能說得的?她那也病……只怕人也未必識得,你就是說了,她聽不聽得進還是兩說……”
蘇姨娘急得眼圈兒都紅了,不好這會兒拉着韓筣的手,只急道:“她但凡是個能聽得進去的,夫人也不必拘着她,更不會連老爺都給氣走了!你不知,她……她……只怕真是失心瘋了,前兩日我還隐約聽見,她鬧着要出府……想尋個人家呢!”
這下子,韓筃韓筣都徹底愣了。姨娘有被主母打發出去再嫁的,可就是嫁,也多是被人家買回去當妾使喚的——大戶人家出來的妾并通房丫頭,倒是偏有那人家愛買回去的,多也是做妾,也有能嫁入百姓家裏當妻的,到底并不是完全沒個出路。
可姨娘能被打發出去嫁人是一回事,卻從沒聽說哪個姨娘自己鬧着要出去的!
這李姨娘一病之後竟能說出這等話來,可見,是真真瘋了……